一般人的觀念中,食物最好是「趁鮮吃」,這個理論對肉類、加工製品及大部分蔬菜、水果而言,相當合用,但是,有些水果卻是需要經過擺置,才會顯出它的美味和甜度。
如秋天最具「節慶相」的水果柚子,就是最佳見證。剛自樹頭摘剪而下的柚子,其實甜度最差。必須任其自然風乾一陣子,經過「釋水」的過程後,嚐起來才會又香又甜。
還有外觀其貌不揚,切開後會有燦花朵朵的奇異果。也是屬於越放越好吃的水果。自店頭購回的奇異果,若是既酸又澀,便表示熟度不夠。
此時,除了多放幾天外,我們也可以利用蘋果來「催熟」,由於蘋果會散發出一種叫做乙烯的氣體,而這個氣體又剛好可以促進水果的成熟度。所以,利用蘋果來催熟,是種既安全又節省的好方法。
根據實驗的結果,一只蘋果約可催熟十粒奇異果。如果需要催熟的時 間相當急迫,我們可以把蘋果和奇異果一起放入塑膠袋內,並將袋口綁緊。加強乙烯的濃度,奇異果會熟得更快,甜度自然因而速增。
由於蘋果是屬於會釋放大量乙烯的水果之一,所以存放時不妨「適性而置」。和馬鈴薯同擺,可以抑制芽眼的產生,但若和鮮花同時放時,反而會因「催熟」之故,而加速鮮花枯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