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索引

症狀索引

1.部位疼痛:
頭痛  |  胸痛  |  腹痛  |  乳房腫痛  |  腰酸背痛  |  關節痛 

2.外觀異常:
面色蒼白  |  顏面潮紅  |  顏面浮腫  |  頸部腫大

3.局部症狀:
眼部症狀  |  耳部症狀  |  鼻部症狀  |  口腔部症狀

4.自覺異常:
咳嗽  |  咳血  |  吐血  |  心跳過快  |  心跳過慢  |  心窩灼熱   
黃疸  |  嘔吐  |  血便  |  呼吸困難  |  四肢麻木

5.小兒專科


一、 頭痛

◎頭痛原因很多,依其部位、時間、頻率,性質、強度、進展和有無其他合併症狀而異。
◎頭痛可分為:前頭痛、偏頭痛、後頭痛﹝枕頭痛﹞、頂頭痛及緊頭痛﹝全頭痛﹞。
◎可能的疾病有:副鼻竇炎、青光眼、三叉神經痛、牙病、中耳炎、藥物反應、  高血壓、尿毒症、腦炎、腦膜炎、腦瘤、睡眠不足、緊張、  酒精中毒、頭部外傷、血管病變、感染、貧血等。
建議就診科別:一般內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眼科牙科

二、胸痛

◎胸痛之原因依部位、年齡之別而異。多以胸腔疾病為主,有時  脊椎病變也  呈現胸痛。
◎可能引起前胸痛的疾病有:狹心症、冠狀動脈症、心肌梗塞、  大動脈瘤、  胸縱隔腫瘤、橫隔膜疝氣、心膜炎、氣胸、胸部外傷、肺栓塞、肺炎、肺結核、嚴重咳嗽、乳房炎、神經痛、胸肌痛等等。
◎可能引起側胸痛的疾病有:肋膜炎、肋膜神經痛、肺炎、肋骨骨折、肺癌、  肋骨轉移癌、帶狀泡疹、氣胸等等。
建議就診科別:心臟內科

呼吸胸腔科一般內科一般外科皮膚科

三、 腹痛

◎通常依部位而分為廣泛性腹痛及局部性腹痛。再分為右上腹痛、上腹痛、左上腹痛、右下腹痛、下腹痛﹝小腹痛﹞及左下腹痛。
  --以腹痛性質可分為純痛、飢餓痛、銳痛、絞痛、劇痛、陣痛等。
  --以發生時期分為急性、亞急性及慢性腹痛。腹痛程度則因人而異。

◎廣泛性腹痛常見的病因為:
  重度:腹膜炎、潰瘍性大腸炎、食物中毒、腸阻塞、腸扭結、腸血管栓塞、急性腸炎等。
  輕度:機能腸症。

◎右上腹痛或上腹痛常見的病因為:消化性潰瘍、膽結石、膽囊炎、肝炎、胰臟炎、胃炎、胃癌、肺炎、心肌梗塞、橫膈膜疝氣胃酸過多症、急性盲腸炎  ﹝闌尾炎﹞等。

◎急性上腹部劇痛常為消化性潰瘍穿孔,膽管結石腸扭結、腸血管栓塞、肝膿瘍等。急性闌尾炎早期常發生上腹部疼痛,經過數小時後轉移到右下腹部。
  因此在早期常被誤認為消化性潰瘍或胃炎。

◎下腹痛常見的疾病為急性闌尾炎、輸卵管炎、輸尿管結石、大腸憩室炎、卵巢瘤、大腸癌、子官外孕、鼠蹊部氙氣、大腸扭結、大腸炎機能性腸症、膀 胱炎等。

腹痛如為劇痛無法走動者,宜速掛急診。
建議就診科別:肝膽胃腸科一般外科

大腸直腸外科一般內科泌尿科婦產科

◎與腹痛有關的器官數多,單以腹痛或難以決定就診科別,常需考慮的其他症狀為:有無發燒、嘔吐、腹漲、便秘、下痢等。以下列出常見腹痛疾病之其他症狀以供參考:

1、 消化性潰瘍─腹痛位於上腹部,係鈍痛、飢餓痛,飲食後腹痛可能減輕,可能併有心窩灼熱感。
建議就診科別:肝膽胃腸科

2、 膽囊炎─腹痛位於右上腹部,可能為鈍痛或銳痛。如有結石則偶有劇痛且可能傳到右肩或肩胛部,常併有噁心、嘔吐、發燒或黃疸。
建議就診科別:肝膽胃腸科

3、 急性腸炎或食物中毒─常為廣泛性腹痛,可能為銳痛或週期性絞痛,併有噁心或嘔吐、下痢等。
建議就診科別:肝膽胃腸科一般內科

4、 肝炎─右上腹部鈍痛、食慾不振、噁心、疲倦感,時有微熱或黃疸。
建議就診科別:肝膽胃腸科

5、機能性腸症─常為上腹或左下腹鈍痛,常併有排便不正常,全身無力感、頭暈、頭痛、胸悶、腰酸、睡眠不好、體重減輕等。
建議就診科別:肝膽胃腸科大腸直腸外科一般內科身心醫學科(精神科)

6、腸阻塞─週期性絞痛、噁心、嘔吐、無排便、排氣等。
建議就診科別: 大腸直腸外科

四、乳房腫痛

◎女性病人較多,有時為生理現象,如發育期、月經期前、懷孕期間、生產後、 哺乳中或斷奶時,但如伴有紅腫熱痛即可能是乳房炎。
  其他慢性乳房炎、乳房纖維性囊腫、乳癌、乳房良性腫瘤亦為可能病因。男性偶見因荷爾蒙障礙或肝機能障礙,影響荷爾蒙代謝時,乳房增殖所引起的腫痛 現象。
建議就診科別:  一般外科血液病及淋巴瘤門診

五、腰酸背痛

◎腰背疼痛或直不起腰背來。不論急性或慢性發作,偶有下肢的放射痛﹝俗稱坐骨神經痛﹞,有時泌尿系統或婦產科疾病亦可呈現此種症狀。單純的背痛常因肌肉扭傷或姿勢不良引起,非單純性的背痛  ,可能是椎骨畸型、腫瘤、骨刺 或椎間盤軟骨壓迫神經所致。
建議就診科別:骨科腦神經內科腦神經外科復建科婦產科

六、關節痛

◎關節部位呈現紅腫熱痛,可導致跛行、手腳不靈活。嚴重風濕性關節炎會引起 關節的變形。如伴隨發燒,於小兒須考慮骨髓炎、關節炎,於成人須考慮一些過敏性疾病、肝炎等疾病。尿酸過多﹝痛風﹞及退化性關節病變也可引起關節 痛。
建議就診科別:  骨科兒童內科新陳代謝科

、 面色蒼白(臉色不好)

◎可能引起的疾病有:
  貧血、慢性疾病、心臟病、腎臟病、胃、十二指潰瘍、癌症、肝硬化、營養不良、血液病、大腸炎、痔瘡長期出血、藥物中毒、脫水、氣喘病、低血壓症、休克等。
建議就診科別:  一般內科心臟內科胃腸肝膽科腎臟科血液病及淋巴瘤門診大腸直腸肛門外科

、 顏面潮紅(臉部發紅或發熱)

◎常因發燒或情緒變化如害燥、羞恥而臉紅,其他如日晒、酒後也會,有時為一 種症狀,可能導因於:高血壓、中風、一氣化碳中毒、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更年期、痳瘋病等。
建議就診科別:一般內科心臟內科婦產科皮膚科

、 顏面浮腫

◎常導因於急慢性腎炎,初期可能先發生眼皮水腫及足踝水腫,嚴重時則出現全身水腫的現象。百日咳、胸縱隔腫瘤、主動脈弧動脈瘤、長期使用腎上腺荷爾蒙、腎上腺機能降低時偶有臉腫。
建議就診科別:  腎臟科一般內科呼吸胸腔科

◎臉部偶發性局部腫漲,有時單側、有時兩側,最常見的是臉部外傷,臉部腫漲常伴有淤血擦傷及疼痛。其他唾腺炎、腮腺炎﹝兒科﹞、牙週病、蕁痳疹或臉部的腫痛亦可能引起。
建議就診科別: 一般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一般內科牙科

十、 頸部腫大

◎頸部前面部位腫大常為甲狀腺腫大,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不一定導致甲狀腺腫大 ,偶因甲狀腺囊腫、甲狀腺腫瘤癌、甲狀腺癌或甲狀舌囊腫、食道憩室而引起 。腫大如發生在側方可能為淋巴腺腫大、腮腺腫瘤、皮下囊腫、組織炎或其他 良性腫瘤。頸部淋巴腺腫大可能為非特異性,或有可能導因於附近器官發炎, 如:扁桃腺炎、牙槽膿瘍、喉咽炎、中耳炎等,而次發者也有可能為癌細胞轉移,如鼻咽癌、胃癌、肺癌、乳癌、大腸癌等,轉移也可能為惡性淋巴腫、白血病等。其他如德國痳疹、結核等也會引起淋巴腺腫大。
建議就診科別:一般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一般內科呼吸胸腔科胃腸肝膽科牙科

十一、 眼部症狀

◎大部份與眼科疾病有關,但仍有些症狀與其他疾病有關,如眼瞼下垂、可能與顏面神經痳痺、肌能無力症、腦瘤、腦疾病等神經科疾病有關。眼珠突出可能導因於眼底病變,也可能是甲狀腺機能亢進、代謝異常、高度近視、眼痛、斜 視、充血、出血、流淚、異物感、視力減退、視野異常、怕光等。
建議就診科別:可先由眼科檢查,必要時再轉往有關科檢查。

十二、 耳部症狀

◎耳痛、耳腫、耳分泌物、耳液、耳出血、聽力減退、耳道騷癢、耳鳴等症狀都和外耳、中耳和內耳疾病有關,需由耳鼻喉科檢查。
其他扁桃腺炎、舌根病變、牙痛也會放射到耳部引起耳痛。
耳鳴是耳部疾病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聽道阻塞、耳垢、耳骨硬化、中耳炎、 眩暈、鼻塞、藥物反應、高血壓、血管硬化症、貧血、 神經衰弱症﹝精神官能症﹞、高山症﹝大氣氣壓低﹞、尿毒症、頭部外傷、腦瘤、發燒等均可能引起耳鳴。
建議就診科別:耳鼻喉科

十三、 鼻部症狀

◎鼻痛、鼻腫、鼻塞、鼻涕、噴嚏、鼻出血等大多數鼻部症狀因鼻部疾病所引起。
鼻出血常因外傷、鼻炎、鼻中隔潰瘍等引起,但慢性出血即有可能為鼻咽癌、高血壓、維他命C缺乏、肝硬化、尿毒、白血病、貧血、血友病、鼻腫瘤、血斑症等等,有時還需進一步檢查,但需先經耳鼻喉科的詳細檢查。
建議就診科別:耳鼻喉科

十四、 口腔部症狀

◎唇部、口腔內粘膜、舌部、牙根部等部位潰瘍,腫瘤、喉嚨痛、咀嚼困難吞嚥困難、失聲、沙啞、舌部動作異常、口腔出血等,可能的疾病有口腔腫瘤、良性潰瘍、口腔癌、舌癌、咽喉炎、扁桃腺炎、聲帶腫瘤咽喉膿瘍、氣管食道異 物、食道腫瘤或外傷等。有時口腔病變亦會引起頸部淋巴腺腫。
建議就診科別:耳鼻喉科整形外科口腔外科腦神經內科

◎無疼痛時之建議就診科別: 一般外科一般內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科

十五、 咳嗽

◎當呼吸道粘膜任何部位有剌激時所引起的反射動作,咳嗽具有保護人體呼吸道及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作用,咳嗽常伴有痰,如無痰時稱為乾咳。
  咳嗽的原因為呼吸道發炎或感染,肺、肋膜等發炎或感染、胸腔內腫瘤、氣 喘、呼吸道異物、呼吸道化學物刺激等,如喉咽炎、氣管炎、肺炎、肋膜炎、抽煙、氣管腫瘤、肺癌、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百日咳、白喉等。有時 咳嗽為過敏性現象,有時為習慣性或神經性。
建議就診科別:呼吸胸腔科一般內科耳鼻喉科心臟外科

十六、 咳血

◎咳出的痰內有血液或血絲,厲害者會喀出鮮血或血塊。
  喀血需和吐血分清楚:喀血是血從呼吸道出來;而吐血是血從消化道出來。
  有時牙根出血或鼻出血會被誤認為喀血,有時喀出的血經嚥下後再嘔吐出來而被誤認為吐血。
  可能引起喀血的疾病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大動脈瘤、心臟病、肺炎、支氣管癌、氣管良性瘤、胸部外傷等。
建議就診科別: 呼吸胸腔科心臟內科耳鼻喉科心臟外科

十七、 吐血

◎引起吐血最常見的疾病為消化性潰瘍,其他病因有食道靜脈瘤破裂﹝肝硬化病人﹞、胃癌、食道癌等,嚴重吐血可能引發自胃粘膜裂傷,胃炎、胃平滑肌瘤、膽血症、血液病等可能為其病因。
 有時鼻咽出血或喀血,嚥下後吐出會被誤認為吐血。
建議就診科別:胃腸科膽科一般外科

十八、心跳過快

◎亦稱為脈博快、慟悸。心跳或脈博在正常情況下約為每分鐘80次左右。許多因素可能引起心跳增快,如運動、激動、情緒不穩、飲酒、疼痛、飲食後等,其他如抽煙、咖啡或某些藥物也會使心跳加快。發燒時每增1度可能會增加8─10 次脈博數,上述都屬於生理反應。
  器質性心臟疾病、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等為引起心跳過快的可能病因。
建議就診科別: 一般內科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

十九、心跳過慢

◎心跳在每分鐘50─60次以下時可能過慢,有些人每分鐘60次也算正常,通常引起心跳過慢的情形有:顱內壓增高(如腦瘤、腦膿瘍、中風、腦水腫等)、惡性體質、孕婦、藥物(如麻黃素、中毒、嗎啡等)、心房心室傳導障礙、甲狀腺機 能低下症。
建議就診科別:一般內科心臟內科腦神經內科

二十、心窩灼熱感

◎在心窩或上腹部或胸骨下的一種不舒適感,往往由食道產生。常見的病因有神經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食道炎、懷孕、消化性潰瘍、胃癌、食道癌、橫隔膜疝氣、膽囊炎等。
建議就診科別:胃腸肝膽科一般內科

二十一、 黃疸

◎組織因膽素積留而變成黃色之症狀。最易出現於眼角膜或手掌。
  黃疸的原因可分為非肝細胞性(如缺血性貧血等所引起者)和肝細胞性(如肝炎 、肝硬化等病變在肝所引起者)和阻塞性(膽管阻塞所引起者)三種。最常見的病因為肝炎、肝硬化、肝癌、膽管系結石、胰臟癌、肝膿瘍等。其他某些藥物、敗血症等亦可能併發黃疸。
  新生兒之黃疸為一種非肝性的生理現象,有時木瓜吃多,手掌會呈淡黃色,類 似黃疸,為暫時性變化。
建議就診科別:胃腸肝膽科一般外科血液病及淋巴瘤門診

二十二、 嘔吐

◎常伴有噁心,不一定為疾病的症狀,如暈車、暈船、害喜、恐懼、酒醉等。
◎引起嘔吐的疾病可分為與消化道有關係者(如急性胃炎、急性腸炎、腸阻塞、急性闌尾炎、膽囊炎、幽門狹窄、食物中毒等)和與消化道無關者(如眩暈症、頭外傷、腦瘤、腦膜炎、尿毒症、藥物中毒等)。
建議就診科別: 一般內科胃腸肝膽科耳鼻喉科

二十三、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可能僅為主觀的感受,不一定代表疾病的症狀。正常生活中由於情緒壓力、緊張、激烈運動及肥胖可能都會感到呼吸困難,程度因年齡、性別、生理狀況、精神上的剌激而異,多半是過渡性或暫時性。
病因引起的呼吸困難,代表呼吸、心臟及循環體系的障礙。
引起呼吸困難的疾病有心臟衰竭、氣喘、肺炎、肺氣腫、肺水腫、肺結核、肋膜積水、急性氣胸、呼吸道狹窄、呼吸道阻塞、呼吸道異物、呼吸肌麻痺、聲帶麻痺、冠狀動脈症、胸縱隔腫瘤、喉咽腫大、白喉、心膜炎、支氣管 或肺炎、貧血、肺栓塞等。
建議就診科別:呼吸胸腔科心臟內科耳鼻喉科一般內科血液病及淋巴瘤門診

二十四、 血便

◎大便出現血液。上消化道消化道出血均可能引起血便。通常從上消化道出血(如從胃、十二指腸出血者),大便呈墨樣黑色便,因血液被胃酸氧化後失去紅色而變為黑色。但如為大量出血,除會吐血外,有可能解大量暗紅色便。服用鐵劑多量可能有黑灰色便,攝食多量動物血(如豬血、雞血)也可能出現黑色便。

消化道出血,顏色呈鮮紅色,最常發生之部位為肛門直腸,最常見之病因為痔瘡,其他可能之病因有裂肛、直腸炎、大腸炎、直腸癌等。大腸癌在左側者或許有肉眼可判別的血便,但在右側者或初期癌很少可看出有血便,必須靠潛血反應來判別。
建議就診科別:大腸直腸肛門外科胃腸肝膽科

二十六、手腳麻木

◎長時間維持某種姿勢會引起四肢的麻木感。
  在代謝疾病上應考慮糖尿病,於周邊血管疾病上應考慮血管栓塞症,如因姿勢改變而引起手腳麻木,應考慮頸椎或腰椎的病變,神經被壓迫時﹝不管外傷與否﹞也會產生上述症狀。
建議就診科別:一般內科腦神經內科一般外科新陳代謝科骨科心臟內科

二十七、 小兒專科

◎兒童內科:發燒、咳嗽、流鼻水、較微嘔吐、急性腹瀉、水腫、血尿等現象。
◎小兒腦神經科
   --頭部發育過大或過小。
   --抽搐、意識障礙、昏迷、神經發育遲緩、肢體運動異常﹝慢走、慢說話﹞、頭痛、斜頸、腦炎、腦膜炎。
◎小兒心臟科:胸痛、呼吸困難、心跳不規則、發紺、高血壓、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川崎氏症。
◎小兒血液科:貧血、紫斑、淋巴性腺腫、不明原因之肝脾腫大、白血病、惡性腫瘤疾病。
◎新生兒科:早產兒、初生兒﹝出生後一個月內﹞之發燒、體溫低、食慾不振。
◎小兒腸胃科:慢性腹痛、腹瀉、一般原因之嘔吐、吞嚥困難、黃疸及肝炎、肝功能異常、便秘、血便。
◎小兒過敏氣喘科:慢性咳嗽、鼻塞、氣喘、關節痛、藥物及皮膚過敏。
建議就診科別:小兒科小兒外科

 

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ܤ ◕‿-ㄚ妹 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