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腳步
讓呼吸與空氣合而為一
這是六堆的標語
讓人漫步在此有一股清新的感覺
說起六堆的緣起
說實在的就是在部落分享的延伸足跡
走在六堆上會看見一個像公墓的地方
一看之下是有典故的
就是以往我們所說的福德
這也是屬於台灣民間的小故事之一開基伯公
在台灣的開發史上
人與土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福德正神便是伴演這樣的媒介
客家將福德正神稱為伯公
除了作為村界外
村民早晚焚香膜拜賦予其神格
所以伯公所在地往往是村庄開庄處
或重要的出入口
六堆地區是臺灣客家人最早聚居的地方。
六堆文化園區為保存、展現高屏兩縣12鄉鎮客庄之客家生活風貌,
扶植六堆聚落文化產業的國家級區域文化設施。並積極推動在地客家文化紮根,
藝文民俗保存發展、地方產業交流及區域觀光行銷。
藉由核心園區推介展現及地方聚落之生活體驗,
共同帶動六堆地區客庄文化與地方經濟發展。
這天走進了六堆
看見黃澄澄的一片
盛開的阿勃勒金黃的美麗
結合這一片的湖水
就是一片的悠湖
坐在這草地上
享受著一片的悠活很愜意
時間的轉換走進了一度空間裡
兒童探索空間
4月份才開幕的
我想這是孩子所喜愛的一個空間
進入入口處要押證件
換取一個感應的手錶
裡面的一些遊戲需要與這手錶感應做結合
一進去看見不一樣的客家文化
整個是六堆的小型模型區
結合著遊戲
更增添了許多不一樣的印象
老ㄤ說好奇特的一個地方
也引起老ㄤ的好奇心
老ㄤ猶如孩子一般跟孩子一起研究每一個遊戲
經過一年半載的規畫與製作
終於完成兒童探索空間
一個專為兒童與家庭設計的探索空間
透過多媒體互動認識六堆客家文化
讓客家文化能夠向下紮根
這樣的互動確實會更增加孩子們對客家的文化產生許多的印象
以往都是去美濃感受客家文物
但在這也可以更深了解客家文化的存在
裡面也有圖書室
設計上讓人感覺真棒
好用心的一個地方
如果離我很近我應該會常帶孩子去這吹冷氣吧
vicky原本對這〝兒童〞探索空間
感到先入為主的幼稚觀念
結果哩
玩的比帥弟起勁啦
最有意思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製作紙傘
可以在觸控式的螢幕前
設計完成自己所畫的樣子
之後就會在牆上的紙傘上出現了自己所畫下傘的樣子
這是vicky所畫的還不錯吧
在這兒童探索空間待上好一陣子
走出屋外在去感受一下六堆的愜意
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 為大地打傘遮蔭:重建雨林樹冠層的遮蔭作用,
避免過度曝曬,讓各式熱帶植物生長;適合人類活動。
原屏東此地記載「阿猴林大樹蔽天」「行數日不見日色」,
可見當年本區原始森林之茂盛雨廣闊。 輕處大地的建築行為:
盡量保持建築的彈性調整空間,建材構成可拆卸、重複組裝與更替。
隨著空間營運的需要,可調整使用型態、配置與面積
期待下次來時這裡的大地打傘遮陰都建設完整
古色古香的磚器拱門
猶如隧道的長廊
讓人好舒服
微風吹來在這坐上大半天都不為過
或許因為桑達颱風還沒完全遠離天不夠藍
原本以為會打亂我的一月出遊的計畫
還好老天眷顧我
讓我依然可以成行
可以在這綠油油的草地上
好好的去看看這六堆的每一處
六堆喜傳
六堆風貌
六堆湖色
都讓我一木一草的陶醉著
荷花伴湖
猶如一幅畫
這樣一片的美麗
捨不得離開
很可惜沒走完
孩子們吵著去墾丁玩水
只好開往墾丁方向
期待下次再來好好感受一下六堆一片的精彩
這精彩的客家文化園區
確實讓我深感好印象
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網站~http://thcc.hakka.gov.tw/wSite/mp?mp=12